無機抗菌劑是指具備抗菌功能的無機物,通常通過抗菌成分如銀離子(Ag+)、銅離子(Cu2+)、鋅離子(Zn2+)等離子及其化合物,以及這些金屬與(yu) 無機材料的結合物,破壞其結構,抑製酶活性,從(cong) 而達到抗菌效果。
無機抗菌劑檢測-抗菌檢測中心
無機抗菌劑檢測項目
(1)物理化學性能
外觀:均勻粉末狀,無結塊或雜質。
篩餘(yu) 物:需低於(yu) 0.5%(通過GB/T6003.1標準測試)。
水分含量:需低於(yu) 2.0%(采用GB/T6284重量法測定)。
(2)抗菌性能
最小抑菌濃度(MIC):對大腸杆菌的MIC需低於(yu) 800mg/L,通過液體(ti) 稀釋法或固體(ti) 稀釋法測定。
(3)安全性測試
急性經口毒性試驗:確保抗菌劑對實驗動物無毒。
無機抗菌劑檢測方法
一、定性測定法
1)抑菌環法(瓊脂擴散法):將抗菌劑樣品置於(yu) 接種細菌的瓊脂培養(yang) 基上,通過觀察抑菌圈(無細菌生長區域)的大小,定性評估抗菌活性。
特點:操作簡單、成本低,但無法定量分析,僅(jin) 適用於(yu) 溶出性抑菌劑的初步篩選。
標準參考:AATCC-90、ENISO20645-2004、GB/T20944.1-2007。
2)改良噴霧法/比色法:通過噴霧或比色反應間接判斷抑菌效果,適用於(yu) 無琥珀酸脫氫酶的試驗菌。
局限性:需特定菌種配合,應用範圍較窄。
二、定量測定法
1)薄膜密著法:將抗菌材料製成試片,覆蓋含菌液薄膜,培養(yang) 後通過菌落計數法計算抑菌率。
適用場景:硬質表麵材料(如陶瓷、塑料、金屬製品等)的抗菌性能檢測。
2)振蕩燒瓶法:將抗菌材料與(yu) 菌液在燒瓶中振蕩接觸,通過對比振蕩前後菌落數計算抑菌率。
特點:適用於(yu) 液體(ti) 環境中抗菌劑的動態效果評估。
3)吸收法:在材料上滴加菌液,培養(yang) 後洗脫並計數,對比空白樣品的菌落數計算抑菌率。
適用場景:紡織品等吸水性材料的抗菌性能測試。
4)貼膜法/轉移法:將含菌膜直接貼附於(yu) 材料表麵,培養(yang) 後通過菌落計數評估抑菌效果。
皮膚刺激性試驗:驗證抗菌劑對人體(ti) 皮膚無刺激。
抗菌檢測中心
中科檢測是專(zhuan) 業(ye) 的第三方無機抗菌劑檢測中心,嚴(yan) 格按照無機抗菌劑國標標準HG/T3794-2005要求,出具可靠的第三方檢測報告,具體(ti) 檢測費用及周期可以谘詢中科檢測工程師了解。
無機抗菌劑檢測-抗菌檢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