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學檢查方法包括微生物限度檢查法和無菌檢查法。微生物限度檢查法是檢查非規定滅菌製劑及原輔料受微牛物汙染程度,包括細菌、黴菌等菌種的數目及控製菌檢查。如外用製劑須檢查和驗證銅綠假單胞菌,若製劑含藥材原粉等,述需檢查和驗證大腸菌群和(或)沙門菌。通過不同給藥途徑,因此臨(lin) 床給藥途徑在微生物限度檢查和方法驗證中有著舉(ju) 足輕重的地位。
微生物檢查方法驗證方法及測試菌種有哪些
一、細菌黴菌及酵母菌計數方法的驗證
1、驗證菌種
(1)大腸埃希菌(大腸杆菌)[CMCC(B)44102];
(2)枯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501];
(3)白色念珠菌(白色念珠菌)[CMCC(F)98001];
(4)黑曲黴(黑曲黴)[CMCC(F)98003];
該4種菌株具有普遍的代表性,5種菌分別代表不同的微生物類別,(1)(2)(3)屬細菌,(4)真菌,(5)黴菌。驗證所用的標準菌種的傳(chuan) 代數不得過5代。
2、驗證方法
1平皿法
對無明顯抑菌作用的水溶性製劑,采用該方法進行微生物限度檢查法的驗證。方法驗證的主要思路:加菌回收。
2培養(yang) 基稀釋法
略帶抑菌作用的水溶性製劑(上述常規平皿法試驗菌回收率低於(yu) 70%的),可采用該方法進行方法驗證。
3薄膜過濾法
一般適用於(yu) 對可溶性抑菌製劑。主要思路:濾除抑菌成分,加菌回收。
4離心沉定集菌法
主要思路:離心沉定,離心集菌。
5中和法
主要思路:製備供試液過程中加入適宜的鈍化劑、酶等中和劑,以消除或減小製劑中的抑菌性。
二、控製菌的驗證
1、驗證菌種
(1)大腸埃希菌(大腸杆菌)[CMCC(B)44102];
(2)乙型副傷(shang) 寒沙門菌CMCC(B)50094];
(3)銅綠假單胞菌(銅綠假單胞菌)[CMCC(B)10104];
(4)生孢梭菌(生孢梭菌)[CMCC(B)64941];
驗證時,依照各品種項下微生物限度標準中規定檢查的控製菌選擇相應驗證的菌株。驗證大腸菌群檢查法時,應采用大腸埃希菌作為(wei) 驗證菌。
2、驗證方法
(1)試驗組:取規定量供試液(各控製菌檢查方法下均有規定)及10~100cfu試驗菌加入增菌培養(yang) 基中,依相應的控製菌檢查法進行檢查。當采用薄膜過濾法時,試驗菌液應加在最後一次衝(chong) 洗液中,衝(chong) 洗後,取出濾膜接種到增菌培養(yang) 基中。
(2)陰性菌對照組:設立陰性菌對照組是為(wei) 了驗證該控製菌的檢查方法的專(zhuan) 屬性。方法同試驗組,驗證大腸埃希菌、大腸菌群、沙門菌檢查法時的陰性對照用,驗證銅綠假單胞菌檢查法時得陰性對照菌采用大腸埃希菌。
結果判斷:陰性菌對照組不得檢出。若試驗組檢出試驗菌,證明可按此供試液製備方法和控製菌檢查法進行控製菌檢查。若試驗組未檢出試驗菌,應消除供試品種的抑菌活性,方法同細菌、黴菌和酵母菌檢查方法驗證(稀釋法、薄膜過濾法、中和劑、沉定法),建立新的方法,重新驗證。
微生物檢查方法驗證方法及測試菌種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