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影響評價(jia) 報告編製
中科檢測
依據水利部《河道管理範圍內(nei) 建設項目管理的有關(guan) 規定》《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和規範河道管理範圍內(nei) 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的通知》要求,建設單位應在項目立項之後,可研批準前,委托具備水利行業(ye) 相應資質的單位提出河道管理範圍內(nei) 涉河建設項目對河道的防洪影響評價(jia) 報告。
防洪影響評價(jia) 報告作為(wei) 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查涉河建設項目的主要技術依據,其編製質量直接影響到涉河建設項目的規範管理質量。為(wei) 此,水利部特製定《河道管理範圍內(nei) 建設項目防洪評價(jia) 報告編製導則》(試行)(以下簡稱“編製導則")作為(wei) 編製依據。
值得注意的是,防洪評價(jia) 報告可由建設項目法人自行編製或委托其他法人單位編製,無資質要求,具備編製能力即可編製。中科檢測具備水利行業(ye) 相應資質,可開展防洪影響評價(jia) 報告編製。
防洪影響評價(jia) 報告編製和申報審批時間
由於(yu) 部分非水利行業(ye) 建設單位對涉河建設項目審查相關(guan) 規定的認識不夠,對編製防洪評價(jia) 報告重視程度不夠,往往導致部分項目在開工之前甚至部分項目開工後才開始啟動防洪評價(jia) 報告編製工作,對涉河建設項目設計方案調整、施工進度控製以及項目管理都帶來負麵影響。
防洪影響評價(jia) 報告對象選擇
由於(yu) 對河道管理範圍的理解不足,防洪評價(jia) 報告編製人員在選擇評價(jia) 對象時,偏重於(yu) 建設項目涉及河堤堤頂線範圍內(nei) 或行洪斷麵範圍內(nei) 相關(guan) 建築物,而對堤頂線至河道管理範圍線之間建築物對防洪影響不予評價(jia) 或者不重點評價(jia) ,導致部分涉河項目建築物如一跨橋梁,雖然不占用主行洪斷麵,但其在堤頂線至河道管理範圍線之間的橋墩或其它建築物對河道巡河路的暢通、河道管養(yang) 和堤岸搶險都會(hui) 造成負麵影響。同時由於(yu) 深圳市是海濱城市,海堤作為(wei) 防潮重點水利設施不屬於(yu) 河道,因此部分涉及海堤範圍的項目建設單位認為(wei) 此類項目無須開展防洪影響評價(jia) 編製工作。
《國務院關(guan) 於(yu) 第一批清理規範89項國務院部門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的決(jue) 定》(國發〔2015〕58號)明確,河道管理範圍內(nei) 建設項目工程建設方案審批申請人可按要求自行編製防洪評價(jia) 報告,也可委托有關(guan) 機構編製,審批部門不得以任何形式要求申請人必須委托特定中介機構提供服務。河道管理範圍內(nei) 建設項目防洪評價(jia) 中介服務實施機構為(wei) “具有編製河道管理範圍內(nei) 建設項目防洪評價(jia) 報告能力且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事業(ye) 單位"。
防洪影響評價(jia) 的工作重點和評估內(nei) 容應充分考慮所涉及河道的自身特點及涉河工程建設項目規模、建設項目類型的不同予以適當調整,應做到具體(ti) 問題具體(ti) 分析,靈活運用,同時要嚴(yan) 格按照導則編製和審查,注意避免忽視和遺漏關(guan) 鍵評價(jia) 點,提高報告編寫(xie) 質量和實用價(jia) 值,為(wei) 保障城市防洪安全,改善城市生態係統提供科學依據。
防洪影響評價(jia) 報告範圍和內(nei) 容
由於(yu) 涉河建設項目的工程內(nei) 容不同以及編製人員對編製導則的理解及解讀不同,導致編製報告評價(jia) 範圍和內(nei) 容不盡相同。如:注重評價(jia) 涉河建設項目對現狀防洪影響的評價(jia) 而忽視涉河建設項目對規劃標準下防洪影響的評價(jia) ;注重評價(jia) 涉河建設項目長久建築物而忽視施工期臨(lin) 時建築物對防洪的影響;注重評價(jia) 涉河建設項目對局部河道影響的評價(jia) 而忽視對其上、下遊相關(guan) 河段影響的評價(jia) ;注重評價(jia) 水上建築物而忽視水下建築物對防洪影響的評價(jia) ;注重評價(jia) 建築物對壅水、阻洪的影響而忽視對周邊市政排水、上下遊河道衝(chong) 淤變化的影響評價(jia) ;注重評價(jia) 涉河建築物對水利(水力)諸如水麵線、壅水的影響而忽視對堤岸滲流、邊坡穩定的影響評價(jia) 。
更多防洪影響評價(jia) 報告內(nei) 容,了解中科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