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塗料性能檢測適用於透明清漆和低黏度漆的檢測
發布時間: 2018-05-22 點擊次數: 2480次1、塗料性能檢測-塗料原漆性能檢測
原漆性能檢測是指塗料包裝後,經運輸、儲存、直到使用時的質量狀況。主要性能如下。
⑴ 容器中狀態〔外觀〕
通過目測觀察塗料有無分層、發渾、變稠、膠化、結皮、沉澱等現象。
①分層、沉澱:塗料經存放可能出現分層現象,一般可用刮刀檢查,若沉降層較軟,用刮刀容易插入,沉澱層容易被攪起重新分散,塗料可繼續使用。
②結皮:醇酸、酚醛、天然油脂等塗料經常會產生結皮,結皮層無法使用,將其除去後下層可
繼續使用,使用時應攪拌均勻。
③變稠、膠化:可攪拌或加適量稀釋劑攪勻使用;若不能攪拌分散成正常狀態,則塗料不能用。
⑵ 密度:
在規定的溫度下,物體單位體積的重量。其測定按《GB/T6750-86》進行。
⑶ 細度:
即塗料固體物質的細小程度。細度對成膜質量、漆膜光澤、耐久性、塗料的存儲穩定性均有很大的影響。但也不是越細越好,過分細小會影響漆膜的附著力。按《GB/T1724-79(89)》測定。
⑷ 黏度:
表示流體在外力作用下流動和變形特性的一個項目,是對流體具有的抗拒流動的內部阻力的量度,也稱內摩擦係數。檢測方法有:
①流出法:適用於透明清漆和低黏度漆的檢測。即通過在一定容積的容器內流出的時間來表示此塗料的黏度。
②落球法:利用固體物質在液體中流動速度來測定液體的黏度。
③氣泡法:利用空氣在液體中的流動速度來測定塗料的黏度,隻適用於透明清漆。
⑸ 不揮發分含量
不揮發含量也稱為固含量,是塗料組分中經過施工後留下來成為幹塗膜的部分,它的含量高低對成膜質量和塗料的使用價值有很大關係。為了減少有機揮發物對環境的汙染,生產高固體分塗料是塗料生產廠商努力的方向之一。測定的常用方法是:將塗料在一定溫度下加熱烘烤,幹燥後剩餘物質與試樣質量比較,以百分數表示。其標準是《GB/T9272-88》。
⑹ 凍融穩定性〔低溫穩定性〕
主要用於以合成樹脂乳液為基料的水性漆。若在經受冷凍、融化若幹次後,仍能保持
原有性能,則具有凍融穩定性。可按《GB/T9268-88》測定。
2、塗料性能檢測-塗料施工性能檢測
塗料隻有通過施工才能發揮作用。塗料的施工性能,包括將塗料塗布在底材上開始至形成漆膜為止,主要性能如下:
⑴ 施工性
根據施工方法不同,施工性分為刷塗性、噴塗性、刮塗性,即塗料在用刷、噴、刮方法施工時,既容易施工,又能得到塗膜很快流平,沒有流掛、起皺、縮邊、滲色咬底或翻黃等現象。測定方法按《GB/T6753.6-86》標準。
⑵ 幹燥時間
塗料的幹燥過程根據塗膜物理性狀〔主要是黏度〕的變化過程分為不同階段。習慣上分為表麵幹燥、實際幹燥和*幹燥三個階段。
①表幹時間:乳膠漆在25℃度的常溫下,表幹時間為2小時,常用《GB/T1728-79(89)》中的吹棉球法、指觸法等檢測。
②實際幹燥時間:乳膠漆在25℃的常溫下,實際(*)幹燥時間為7天,常用《GB/T1728-79(89)》中的壓濾紙法、壓棉球法、刀片法和厚層幹燥法等檢測。
⑶ 塗布率〔使用量〕或〔耗漆量〕
塗布率是指單位質量〔或體積〕的塗料在正常施工情況下達到規定塗膜厚度或耐擦洗次數時的單位塗布麵積。單位是㎡/㎏或㎡/L。
⑷ 流平性
指塗料在施工後,塗膜流展成平坦而光滑表麵的能力。塗膜的流平是重力、表麵張力和剪切力的綜合效果。用《GB/T1750-79(89)》測定。
⑸ 流掛性
液體塗料塗布在垂直的物體表麵上,受重力的影響,部分濕膜的表麵容易有向下流墜,形成上部變薄,下部變厚或嚴重的形成半球形〔淚滴狀〕、波紋狀的現象。造成這樣的原因主要是塗料的流動特性不適宜、濕膜過厚等。采用《GB/T9264-88》中流掛儀進行測定。
⑹ 塗膜厚度
塗膜厚度分濕膜厚度和幹膜厚度,濕膜厚度用《GB/T1345.2-92》輪規和梳規測定;幹膜厚度采用磁性法和機械法進行,塗膜的厚度通常采用mm為單位計核乳膠漆的厚度。
⑺ 遮蓋力〔對比率〕
色漆均勻地塗刷在物體表麵,通過塗膜對光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使底材顏色不再呈現出來的能力稱為遮蓋力。《GB/T1726-79(89)》和《GB/T9270-88》標準均可測定。即用遮蓋單位麵積所需的zui小塗料使用量(g/㎡)表示遮蓋力。
⑻ 可使用時間
主要針對雙組分或多組分塗料的施工可使用時間(即各組分在容器中混合後放置規定的時間後仍能正常使用)。
3、塗料性能檢測-塗膜性能檢測
⑴ 塗膜外觀
在室內標準狀態下製備的樣板幹燥後,在自然光下肉眼觀察,檢查漆膜有無缺陷如刷痕、顆粒、起泡、起皺、縮孔等,並與標準樣板對比。
⑵ 光澤
光線照射在平滑表麵上,一部分反射,一部分透入內部產生折射。反射光的光強與入射光光強的比值稱為反射率。漆膜的光澤就是漆膜表麵將照射在其上的光線向一定方向反射出去的能力,也稱鏡麵光澤度。反射率越大,則光澤越高。我國按《GB/T1743-79(89)》 測定光澤。
⑶ 鮮映性
主要是對飛機、轎車等的塗膜裝飾性進行等級評定。
⑷ 顏色
顏色是一種視覺,就是不同波長的光刺激人的眼睛之後,在大腦中引起的反映。因此,塗膜的顏色是由照射光源、塗膜本身和人眼決定的。由於受到色彩記憶能力和自然條件等因素的限製,不可避免會有人為誤差。可按《GB/T9761-88》標準規定進行。
⑸ 硬度
硬度就是漆膜對作用其上的另一個硬度較大的物體的阻力。測定塗膜硬度的方法有擺杆阻尼硬度法、劃痕硬度法和壓痕硬度法。在這裏主要介紹劃痕硬度法。劃痕硬度法是在漆膜表麵用硬物劃傷塗膜來測定硬度。常用的是鉛筆硬度。
《GB/T6739-86》中規定使用的鉛筆由6B到6H共13級,可手工操作,也可儀器測試。
⑹ 衝擊強度
也稱耐衝擊性,是用檢測塗膜在高速重力作用下的抗瞬間變形而不開裂、不脫落能力。它綜合反映了塗膜柔韌性和對底材的附著力。可按《GB/T1732-79(88)》規定采用衝擊試驗儀進行測定。
⑺ 柔韌性
當漆膜受外力作用而彎曲時,所表現的彈性、塑性和附著力等的綜合性能稱為柔韌性。采用《GB/T1731-93》中柔韌性測定器測定。
⑻ 附著力
塗膜對底材表麵物理和化學作用而產生的結合力的總稱。測定的方法有劃格法、劃圈法和拉開法。劃格法是用刀具縱橫交叉切割間距1mm的格子,格子數為5×5個,然後根據《GB/T9286-88》規定的評級標準分級,0級,5級zui差。
⑼ 耐磨性
塗層抵抗機械磨損的能力,是塗膜硬度、附著力和內聚力的綜合體現。主要用於路標漆、地板漆的檢測。
⑽ 重塗性和麵漆配套性
重塗性是指在塗膜表麵用同一塗料進行再次塗刷的難易程度和效果。試驗是在幹燥後的漆膜上按規定進行打磨後,按規定方法塗同一種塗料,在產品要求的厚度下,檢查塗飾的難易程度,塗布後對光目測塗膜狀況,並在規定的時間幹燥後檢查塗膜有無缺陷。麵漆配套性是底漆的測定項目,其意義和測定方法與重塗性相似。
⑾ 耐洗刷性
測定塗層在使用期間經反複洗刷除去汙染物時的相對磨蝕性。特別是內牆塗料,易被弄髒,需要擦洗,耐洗刷性就是這種性能的考核指標。國家標準是《GB/T9266-88》。
⑿ 耐光性
塗膜受到光線照射後保持其原來的顏色、光澤等光學性能的能力稱為耐旋光性。可以在保旋光性、保色性、耐黃變性等方麵進行檢測。
①保光性、保色性:將製好的樣板遮蓋一部分,在日光或人造光源下照射一定時間後,比較照射部分與未照射部分的光澤和顏色,可以得到其保持能力。
②耐黃變性:將試樣塗於磨砂玻璃上,幹燥後放入裝有飽和硫酸鉀溶液的幹燥器內,一定時間後,測定顏色的三刺激值X、Y、Z,然後計算泛黃程度值D。
計算公式:D=1.28X-1.06Z/Y
注:X、Y、Z是照度委員會頒布的C、I、E坐標係中的三個參數,即在固定的光源下,以紅色濾片測得的反射率為X值;綠色片測得的為Y值;藍色片測得的為Z值。
⒀ 耐水性
耐水性測定方法有常溫浸水法、沸水浸泡法、40℃恒溫流動水浸泡法等。普遍采用的是常溫浸水法。國家標準是《GB/T1733-93》。
⒁ 抗汙性
通常指用濕毛巾(或在水中加適量洗衣粉)擦洗掉塗料表麵髒物的程度,也稱為耐汙染性。
⒂ 還有耐鹽水性、耐化學品性、耐溶劑性、耐濕性、耐大氣老化性等。
產品中心
Products
-
危險廢物鑒定
-
環境檢測和監測
-
公共衛生檢測
-
土壤檢測
-
消毒產品(衛生用品)檢測
-
化妝品類檢測
-
成分分析檢測
-
食品、農產品、飲料及食品級接觸材料檢測
-
空氣淨化器檢測
-
淨水器檢測
-
塗料油漆檢測
-
可再生資源檢測
-
危險化學品鑒定
-
塑膠跑道檢測
-
材料性能分析
-
化學品檢測
-
油品品質檢測
-
玩具紡織品及皮革等有害化學物質檢測
-
環境可靠性試驗
-
農殘、獸(藥)殘檢測
-
可靠性檢測
-
科研服務
-
二噁英檢測
-
有毒有害物質檢測
-
毒理實驗
-
化學分析
-
病毒滅殺試驗
-
潔淨度檢測
-
碳排放
-
第三方驗貨
-
紙製品檢測
-
醫療器械檢測
-
3Q驗證
-
專項檢測
-
射頻電磁場檢測
-
除垢劑檢測
-
建築材料
-
軍團菌檢測
-
銅離子加速鹽霧試驗
-
快速溫變試驗
-
拉伸試驗檢測
-
溫濕交變試驗
-
美妝消毒
-
膠粘劑
-
新能源檢測
-
運動場地
-
質量鑒定
-
潔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