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清儀器檢出限、方法檢出限、樣品檢出限-bv伟德正式官网
  • 技術文章ARTICLE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 如何分清儀器檢出限、方法檢出限、樣品檢出限

    如何分清儀器檢出限、方法檢出限、樣品檢出限

    發布時間: 2018-02-02  點擊次數: 3831次

    儀(yi) 器檢出限

     

    指分析儀(yi) 器能夠檢測的被分析物的zui低量或zui低濃度。儀(yi) 器檢出限一般用於(yu) 不同儀(yi) 器的性能比較。一般通過多次空白試驗,求得其背景響應的標準差,將三倍空白標準差(3δ)作為(wei) 檢測限的估計值。也可用已知濃度的樣品與(yu) 空白試驗對照,記錄測得的被測樣品信號強度S與(yu) 噪音(或背景信號)強度N,以能達到S/N=2S/N=3時的樣品zui低濃度為(wei) LOD(Limit of Detection)。如用非儀(yi) 器分析方法時,通過已知濃度的樣品分析來確定可檢出的zui低水平作為(wei) 檢出限。

     

    表示方法常為(wei) :1.zui低檢出濃度:滿足zui低檢出限要求時,進樣供試品溶液的濃度,常見單位:mg/mLng/mLmol/L等。2,zui低檢出量:zui低檢出量=zui低檢出濃度×進樣量,常見單位:ngpgfg等。

     

    方法檢出限

     

    方法檢出限不僅(jin) 與(yu) 儀(yi) 器的噪音有關(guan) ,還取決(jue) 於(yu) 樣品測定的整個(ge) 環節,如取樣量,提取分離以及測定條件的優(you) 化等,實際工作中應注明具體(ti) 實驗條件。

     

    例如:檢測某化合物XY時,方法中規定取樣100mg,經提取處理後定容為(wei) 10ml分析,此時方法的檢出限為(wei) 1μg/g。若改變方法使取樣量增加至1g,則方法檢出限為(wei) 0.1μg/g。若改變方法使取樣量增加至1g且經提取處理後定容為(wei) 1ml,則方法檢出限為(wei) 0.01μg/g

     

    樣品檢出限

     

    即單個(ge) 樣品的檢出限。分析方法檢出限采用的是一係列標準物質,基體(ti) 各不相同,因此隻能是一類型樣品的平均檢出限,並非嚴(yan) 格適用於(yu) 單個(ge) 樣品。對於(yu) 單個(ge) 樣品確定檢出限,必須固定樣品基體(ti) ,即樣品檢出限的確定應使用樣品本身,采取標準加入法作出和方法檢出限類似的曲線,使用外推法進行計算。當樣品中待測元素含量較高時,此類檢出限的確定不具有明顯的意義(yi) 。

    檢出限主要取決(jue) 於(yu) 3個(ge) 方麵:

    1.分析方法的選擇性和專(zhuan) 一性;

    2.分析方法的靈敏度;

    3.分析方法的精密度。

    儀(yi) 器檢出限不考慮任何樣品製備步驟的影響,一般以溶劑空白測定檢出限,因此其值總是比方法檢出限低。一般以空白測量的3倍標準差為(wei) 檢出限。 10倍標準差為(wei) 定量測定下限(LODLimit of Determination)。當測定結果不大於(yu) 檢出*報告為(wei) 未檢出;當測定結果大於(yu) 檢出限且不大於(yu) 定量測定下*,報告為(wei) 定性檢出;當測定結果大於(yu) 定量測定下*,報告定量結果。

    樣品的定量結果應在標準曲線範圍內(nei) ,不準外推計算,外推結果沒有經過方法學驗證,無法確定其準確性。樣品太濃應稀釋,太稀則應濃縮,使之落在標準曲線範圍內(nei) ,故準確地說定量下限應指標準曲線的zui低濃度點。

    測定範圍(也稱有效測定範圍)

    指在限定誤差能滿足預定要求的前提下,特定方法的測定下限至測定上限之間的濃度範圍。在此範圍內(nei) 能夠準確地定量測定待測物質的濃度或量。 

    測定範圍應小於(yu) 方法的適應範圍。對測量結果的精密度(通常以相對標準偏差表示)要求越高,相應的測定範圍越小。

     

    方法的線性範圍

    方法的線性範圍是指信號與(yu) 樣品濃度呈線性的工作曲線直線部分。通常把相當於(yu) 10倍空白的標準偏差相應的濃度定為(wei) 方法的線性範圍的定量檢測下限。取工作曲線中高濃度時,彎曲處作為(wei) 方法的線性範圍的定量檢測上限。好的分析方法要有寬的線性範圍。有的分析方法線性範圍隻有一個(ge) 數量級,有的分析方法線性範圍可達56個(ge) 數量級。同一分析方法可用常量、微量、痕量的物質分析。

     

    檢出限相關(guan) Q&A(5個(ge) 常見問題)

     

    Q:儀(yi) 器檢出限和方法檢出限都是怎樣求出來的?儀(yi) 器檢出限和方法檢出限哪個(ge) 低?

    A:檢出限,就是一般用的檢測通道測定越來越小的濃度,直到該元素得不到強度值,為(wei) 儀(yi) 器該元素的檢出限。方法的檢出限因為(wei) 儀(yi) 器不一樣,計算不同,但是一般可認為(wei) 方法測定中3倍的空白的SD,可估算為(wei) 方法的檢出限。方法檢出限是3倍信噪比,儀(yi) 器檢出限應該是儀(yi) 器本身的。

     

    當然儀(yi) 器檢出限要比方法檢出限低,在平時質譜和色譜分析中LOD是指某種物質在某種檢測器上的定性檢出限,S/N要大於(yu) 或等於(yu) 3;而LOQ是量限,S/N大於(yu) 或等於(yu) 10,方法檢出限準確的說是MDL,當然也有用LOD的。

     

    儀(yi) 器檢出限和方法檢出限大小不一定。儀(yi) 器檢出限指儀(yi) 器能檢出濃度,方法檢出限是通過儀(yi) 器檢出限,以及樣品稱樣量和稀釋倍數計算出來的,是根據方法來得。單位也不定一樣。比如儀(yi) 器檢出限為(wei) 1μg/mL,方法檢出限的方法中,所配樣品濃度為(wei) 1g/mL,那麽(me) 方法檢出限為(wei) 1μg/1g=1ppm;如果樣品濃度為(wei) 0.1g/mL,測方法檢出限為(wei) 1μg/0.1g=10ppm

     

    Q:檢測方法是氣相色譜,想問下大家怎麽(me) 確定檢出限和線性範圍,還有富集倍數又是如何得到?

    A:檢出限是三倍的信噪比,線性範圍可以一個(ge) 標準品,看一下新響應值:峰麵積或者峰高都可以,在進一個(ge) 樣品看看,初步估算一下樣品的濃度,再確定範圍。

    1.檢出限 信噪比為(wei) 3時你能出峰的位置,你隻有不停地往下試,知道信噪比低於(yu) 3,你就不能往下做了。

    2.檢出限 下限是檢出限濃度,上限要包含你實驗中的zui高濃度,稍微比它稍高就可以了。

    3.富集倍數 是你萃取後的濃度與(yu) 初始濃度之比。

     

     

    Q:液相色譜、液質的方法線性範圍,加標回收率等怎麽(me) 驗證?

    A:1.已知確定濃度的樣品中準確加入一定量的對照(10ppb),進行測定,扣除樣品的已知濃度,計算加入的樣品量。計算得到的量與(yu) 實際加入量的比值即為(wei) 回收率。這種計算方法為(wei) 加標回收(相對輔料+對照的回收方法)

     

    2.線性範圍的確定以含量測定的濃度水平決(jue) 定,以測定的圖譜行為(wei) 進行判斷。一般采用含量測定的濃度上下可以各選幾個(ge) 點(線性總數n>6)進行測定。如果是殘留或有關(guan) 物質,含量較低,可以從(cong) 定量限開始進行線性考察。

     

    3.就我所知,定量限和檢出限隻能不斷稀釋測定。不過可以預期,開始稀釋的倍數盡量大,實在不行從(cong) 低濃度向高濃度試驗還可以避免殘留影響。

     

    Q:信噪比、方法zui低檢出限、檢測範圍等,請講解一下這些值的定義(yi) ?

    A:用液相作方法的時候,常常要注明信噪比、方法zui低檢出限、檢測範圍等。信噪比狹義(yi) 來講是指放大器的輸出信號的電壓與(yu) 同時輸出的噪聲電壓的比;方法檢出限指3倍儀(yi) 器背景信號對應被測物濃度值,檢測範圍指zui低與(yu) zui高檢測濃度之間範圍;zui低檢出限,是3倍噪音對應的樣品濃度;

     

    一般做方法驗證的時候,做有關(guan) 物質的檢測需要做信噪比為(wei) 3(也有為(wei) 2)的zui低檢測限實驗。做定量要做信噪比為(wei) 10的zui低定量限的檢測。這個(ge) 一般儀(yi) 器裏會(hui) 有這樣的方法。把樣品按方法稀釋成為(wei) 一係列的濃度,然後分別進樣,選擇沒有峰出現的基線很平的地方為(wei) 對照,可以根據儀(yi) 器的計算得到相應的信噪比,選擇信噪比大於(yu) 3/10的zui低濃度就是檢測限/定量限。

     

    檢測範圍一般是成線性的濃度範圍。也是稀釋幾個(ge) 濃度段(70%~130%),用得到的峰麵積做相關(guan) 係數計算。

產品中心 Products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