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文章ARTICLE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 醫療機構消毒效果為什麽需要監測?

    醫療機構消毒效果為什麽需要監測?

    發布時間: 2022-07-08  點擊次數: 1680次

    2019年5月,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發生一起嚴(yan) 重的醫院感染事件,19名新生兒(er) 感染埃可病毒11型,其中5名新生兒(er) 死亡。醫院感染導致的慘痛後果,讓人難以承受。但醫院感染事件的發生,到底是“無可避免”還是“懈怠疏忽”?這點值得深思。


    上海市浦東(dong) 新區疾控中心對2016-2020年該地區醫療機構消毒效果進行監測,發現2017年、2018年及2020年總合格率均未超過90%,2018年總合格率至低,僅(jin) 為(wei) 84.73%。作為(wei) 上海這座國際化大都市的一部分,浦東(dong) 新區醫療機構消毒效果合格率並不能讓人滿意。這不禁讓人擔憂,其他地區的醫療機構是否也止步於(yu) 此?還是更差?


    而在各環節的監測結果顯示,醫務人員手和治療用水合格率至低,分別為(wei) 85.28%和53.59%。

    醫務人員手汙染導致的交叉感染,以及人員流動頻繁導致的空氣汙染,是引起醫院感染的重要因素。研究發現,護理人員在接觸嬰兒(er) 前,未洗手率高達2.6%。對於(yu) 免疫能力低下的嬰兒(er) 來說,這個(ge) 數字蘊含的危險還會(hui) 無限擴大。


    而口腔科的治療用水作為(wei) 院內(nei) 感染的重災區,汙染原因主要有三方麵

    水源處存在清洗消毒不*,濾膜未定期更換;

    管道的清洗消毒不*,儲(chu) 水罐水進入衝(chong) 洗等管道中造成汙染;

    診療過程中發生患者的血液、體(ti) 液、雜質等汙染物回吸入診療水管道造成汙染。

    分析醫療機構消毒環節的不足,可以發現消毒工作並不存在難以突破的技術難題或是人力無法實現的繁複工序,更多的是消毒流程標準化、規範化的缺失。醫療機構缺乏主動監測的積極性,對消毒管理工作存在職業(ye) 倦怠。

     

    從(cong) 中科檢測經手的醫療機構消毒監測委托中發現,一些醫療機構雖然沒有爆發醫院感染事件,但監測中仍發現不少安全隱患,隨時可能“爆雷”。


    通過標準製修訂、加強全員培訓與(yu) 考核、明確責任劃分等方法,可以逐步完善醫院消毒工作體(ti) 係建設。

    醫院感染防控工作貫穿整個(ge) 醫療管理和醫療服務流程中,而醫院消毒效果監測則是預防和控製醫院院內(nei) 感染的重要管理方式,對控製和降低院內(nei) 感染風險具有重要意義(yi) 。

     

    醫療機構消毒監測內(nei) 容主要包括7個(ge) 方麵:

    手衛生消毒效果監測

    物體(ti) 表麵消毒效果監測

    空氣消毒效果的監測

    紫外線燈強度監測

    使用中消毒液監測

    清潔物品消毒效果監測

    內(nei) 鏡消毒效果監測

     

    監測標準包括:

    GB 15982-2012《醫院消毒衛生標準》

    WS 310.3-2009《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滅菌效果監測標準》

    GB 15981-1995《消毒滅菌的方法及評價(jia) 標準》

    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準》

產品中心 Products